在我們的溺愛和嬌寵下長大的孩子,從來沒有吃過半點苦、受過半點委屈,因此心理承受力極差。有些孩子常常因為一些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原因而離家出走,甚至做出極端行為。孩子如此嬌氣,將來又如何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呢?
我們作為長輩,應(yīng)該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,充分認識到挫折和失敗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寶貴的財富,并走出溺愛、嬌寵孩子的誤區(qū)。
第一、指導(dǎo)孩子看淡得失。
如今的社會,到處充滿了競爭和壓力,孩子的世界也是一樣。案例中的小天,僅僅只是因為題目做得比別人慢,就感覺到了壓力。其實,他將來還會遇到更多讓他產(chǎn)生壓力的情形,諸如考試不及格,競賽入不了圍,升不上好中學……
面對孩子沉重的心理壓力,如果我們不能給予正確的指導(dǎo),只會讓孩子的壓力更大。這時候,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不要把分數(shù)、名次等看得太重。否則,他將不能面對失敗。而在孩子成功的時候,我們也不要夸張地為他慶祝,否則,就是在鼓勵孩子在意成敗得失。其實,我們應(yīng)該指導(dǎo)孩子認真地看待并完善某件事的過程,而不是只看到結(jié)果。
第二、舍得讓孩子吃點苦。
教育專家盧勤說過,“吃苦”也是一種心理承受能力。在艱苦的環(huán)境中,我們往往能戰(zhàn)勝自己。當然,這不是要我們逼迫孩子去“吃苦”,這樣也許只能起到反作用。我們可以將“吃苦”融人到日常生活中。
比如,當孩子在寒冷的冬天不愿起床時,我們可以用動聽的音樂喚醒孩子,誘導(dǎo)他爬出溫暖的被窩;當孩子艱難地制作小手工時,我們可以陪著他一起克服困難,做完它;當孩子跑步跑到最后一圈,筋疲力盡時,我們可以為他“加油”,這樣他就能堅持跑完最后一圈……
我們只有狠下心來鍛煉、磨礪孩子,讓他吃點苦,受點挫折,才能磨練他的“翅膀”,讓他將來飛得更高、更遠。
第三、對孩子進行“心理操練”。
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增強的,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“心理操練”。
比如,我們可以根據(jù)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征,有意識地設(shè)置一些需要孩子努力才能完成的難題。這樣,孩子可以從中學到對付困難和挫折的方法。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時,我們也要及時給予他鼓勵,讓他以平和的心態(tài)面對競爭與壓力。相信這些“心理操練”能讓孩子更從容地面對人生的難題,成為生活的強者。